2016年11月4-6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2016年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第十一届“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全国环境学科院长系主任联络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60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我院环境工程系林海教授🚶🏻➡️、唐晓龙教授👝、李子富教授🙎♀️🧜🏿♂️、汪群慧教授👆🏻、易红宏教授🧔🏽♂️、马鸿志副教授、宋波副教授𓀂、董颖博副教授🫱🏽、陈辉伦副教授等12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与其他院校的教师代表就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展开经验交流和研讨。
图:参加会议部分教师合影
本次会议以环境类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有效提升和创新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的能力,切实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会议聚焦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还针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学、海洋环境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课程教学或课程实验教学开设了分会场进行了83人次报告交流🫷🏼。在此次会议上,还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创新性环境人才培养🆙、我国环境学科的专业发展态势等热点话题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图:汪群慧教授在“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专场做题为”环境化学类本硕课程的有效衔接与持续创新”报告
图*️⃣:易红宏教授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专场作题为”具有矿冶特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案例教学思考“报告
图🪘:唐晓龙教授主持了“环境工程原理(实验)”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专场报告
图⛸:马鸿志副教授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专场作题为“面向留学生的固体废弃物全英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的探索”的报告
环境工程系教师已经连续多年参加“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系列报告会”,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加强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高校的同类专业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拓宽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视野,有效地推进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对于提升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